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层峦叠嶂、山高林密,其间蕴藏着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。为进行保护工作,需采集它们的图片。作为它们的守护者和观察者,鹦哥岭的年轻人们却一直苦恼,如何才能在茫茫林海中准确地“海底捞针”,将这些珍禽异兽准确地抓拍、寻觅到呢?相对于鹦哥岭76万亩的面积而言,鹦哥岭管理站仅有27人的规模,实在是太少了;即使加上200名护林员,难度也并不会降低多少。为方便调查动物踪迹,2009年,由保护区副站长陈辈乐博士牵线,香港嘉道理农场为鹦哥岭提供了7台胶卷自动触发相机。
“这种相机是利用热感应效应,在动物经过拍摄区域时,它们的热量可通过红外线传导到相机,从而激发相机自动进行拍摄。”鹦哥岭科研监测科科长王合升介绍说,用红外相机监测物种优势非常明显,鉴定准确,而且受不同的栖息地/环境类型影响小,还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。“这特别适合监测活动隐秘的动物,特别是食肉动物。而人类基本不现身,对动物的干扰也比较小。”
当年4月底,7台红外相机全部投入使用。王合升他们针对保护区实际情况,将保护区划分成高峰、南开、元门、鹦哥嘴、毛阳、番阳、万冲7个监测片区,每个片区由5-6个人负责监测与维护工作。在各个片区,根据动物活动的规律,大概每隔15天左右,长的2个月左右更换拍摄的地方。
“自从引进了红外相机,我们如愿地拍摄到了很多国家级保护动物。”王合升高兴地说,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动物海南山鹧鸪、海南孔雀雉等;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灵猫、水鹿等,“这些动物的发现,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丰富影像资料。”
但是最初引进的自动触发相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。例如,相机是胶卷式,拍摄的照片较少,每台相机只能拍36张照片,因此每隔15天左右就需要进山更换电池和胶卷。又比如,相机对小型兽类无能为力,在潮湿或高温环境中常出现问题,调查初期投入成本高等。
2010年起,保护区开始对红外相机更新换代,全部换成了数码相机。较之前的胶卷相机,数码相机存储量更大,电池使用时间更长,在数据的处理上也方便很多。
“我们没想到,引进红外相机,还收获了非常有用的‘副产品’。”王合升乐呵呵地说,一次他们在处理红外相机的照片数据时,偶然发现一名盗猎者背着猎枪走过的镜头。尽管这几年偷猎行为明显减少,但周边社区民众依然有极少数人在冬季上山狩猎。在没有安装红外相机之前,对林区的盗猎活动没有相关证据,保护工作很难开展。
安装了红外相机之后,能够抓拍到相关证据,这对于保护工作来说是一大进步。根据红外相机提供的不容辩驳的证据,保护区公安部门共破获了3起非法持枪盗猎活动,对当地的盗猎分子产生了较大的震慑作用。
“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红外相机的数量,加大对兽类和盗猎者的监控力度。”
更详细:http://www.hainan.gov.cn/hn/yw/jrhn/201209/t20120903_7699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