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6日,龙池新山门处一只大熊猫穿越龙溪河道,并咬伤试图上前帮助的群众;仅仅30天后,都江堰长河坝再次发现一只野生大熊猫。平日难得一见的野生大熊猫却在都江堰两次现身,这是偶然的巧合吗?
昨日上午,都江堰市龙溪—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启动仪式举行,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动植物专家、地质专家,及当地森林公安、后勤保障等63人组成考察队伍,深入探查保护区生态恢复情况。
深入保护区15天
探查生态恢复进程
在为期15天的考察里,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将深入龙溪—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,走进大熊猫栖息地,攀登4582米光光山主峰,开展“自然·人·大熊猫”为主题的综合科学考察和武装巡护。
中国科学院山地所研究院孔纪名介绍,龙溪—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,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,海拔高差约3000米,物种丰富,“但是,我们现在对光光山及自然保护区的了解还太少,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科考,了解本区域在灾后的地貌特点和动物的资料,也能对大熊猫了解更多。”
红外相机帮忙
对大熊猫跟踪观察
科考队员们还准备了20台红外相机,来监测大熊猫和其他动物的一举一动。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院肖治术介绍,在科考期间,大家将会选择合适的位置来安装ltl5210a红外感应相机,这些ltl5210a红外感应相机会对大熊猫们进行2至3个月的跟踪观察,“每当动物经过这些红外感应相机时,体热就会触发,相机就会启动ltl5210a红外感应相机。”
肖治术表示,在考察结束以后,还将继续研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和动植物,全面探索保护区的生态恢复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。
更详细:http://tech.hexun.com/2012-05-21/141597570.html